「無意義,我的朋友,這是存在的本質。它隨時隨地永遠與我們同在。就算沒有人想看到它,它也會出現:在恐怖之中,在血腥鬥爭之中,在最不幸的厄運之中。要在這麼悲劇性的境況裡認出它,直呼其名,這經常需要一點勇氣。可是我們不只要認出它,還要去愛它,無意義,我們必須學習去愛它。」 — — 米蘭·昆德拉《無謂的盛宴》 諫山創《進擊的巨人》,近日動畫終於迎來Final又Final的完結,成功給予了漫畫備受爭議的收尾,更為圓滿的鋪排和結局。製片時長十年,關於歷史敘述、國族對立和戰爭殘酷的描述,對照當下現實烏俄、以巴的生靈塗炭、荊棘多刺,呈現了此作深刻人文關懷,亦令我們觀之更為神傷及省思。 如此龐大複雜的難題,正如現實你我,或許連追看每日戰況都沒有心力,更遑論遠隔千里思考解決良方。文藝看似離地,卻能經由虛構的故事,拉扯我們投身作者精心建構的世界,隨著不同角色思索、尋找謎底。諫山創藉著《進擊的巨人》所要提問的:到底人類如何擺脫「殺與被殺」的歷史,怎樣化解彼此之間日積月累的誤會與紛爭?